<
t8b9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状元 > 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谢迁是只老狐狸,他很清楚朝廷现在想要干什么,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不愿沈溪将收复紫荆关的功劳拱手让给刘大夏。

    但谢迁又不想沈溪锋芒毕露,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功劳留给沈溪麾下的将领,如此可收买人心,在京营和边军中建立起人脉,这算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源。

    中军大帐帘帐掀开,沈溪陪同谢迁一起走了出来。

    胡嵩跃等人马上把腰杆挺得笔直,就好像准备接受检阅的三军仪仗队,精神抖擞,满脸是笑,但谢迁却没心思看这群人杵在那儿就跟竹竿一样……年纪大了,一天一晚不睡,这会儿他已经疲倦得快睁不开眼了。

    沈溪对侍卫交待两句,侍卫马上陪同谢迁往距离中军大帐不远的一处帐篷而去,等谢迁走远,沈溪才回过头打量胡嵩跃等人,压了压手:

    “别杵着了,像什么样子?真以为谢阁老是来看你们摆花架子?要想让谢阁老看中,就把军容军貌弄得齐整些,晚上巡营的人马表现认真些,谁出了问题,别说本官跟他过不去!”

    刘序笑道:“是,沈大人既然有交待,末将一定遵从!”

    朱烈也赶紧道:“俺也遵从!”

    沈溪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返回中军大帐,他这一走,胡嵩跃等人面面相觑,他们非常想知道沈溪跟谢迁在大帐中说了些什么。

    胡嵩跃对后面刚提拔起来的几个千户一摆手:“你们先回去歇着,刚才沈大人的话,你们可听清楚了?谁要是今儿个晚上有疏忽,别说本将军跟他过意不去!那个谁,今日你来值守!”

    胡嵩跃随便指了一人,那名千户兴高采烈去了,认为自己受到重用。

    等这些千户离开,胡嵩跃才看向刘序:“老刘,你看……谢阁老这次来,据说领了圣旨让沈大人退兵。谢阁老和沈大人在大帐内嘀咕半响,出来也没有具体的吩咐,这到底退不退兵啊?”

    胡嵩跃不问朱烈,因为他知道朱烈肚子里没墨水,相比较而言刘序倒是有一定头脑。

    刘序道:“这都看不出来?这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沈大人岂是那种轻易被人左右意见之人?”

    这话一出,胡嵩跃和朱烈忙不迭点头。

    沈溪是什么人,这些日子他们摸得门清,沈溪简直是个独断专行的代表人物,可就是因为沈溪“一意孤行”,他们才一次次获得战功,光宗耀祖。这会儿他们反倒觉得沈溪固执是好事,如此一来说不一定能顶住皇帝的命令,让大家有机会捞取光复紫荆关的大功。

    如果他们知道沈溪跟谢迁在帐篷里谈论的,仅仅是沈溪回朝后的去处,估计能吐血三升。

    胡嵩跃等人想多多获取军功,但沈溪可没打算再打仗了,战事到了这地步,基本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班师回朝即可,至于紫荆关是谁收复的,已无关紧要,当然沈溪也希望林恒和王陵之在这一战中立下大功。

    不过,林恒和王陵之虽然听命于他,但这路骑兵从根本上说是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刘大夏麾下兵马,只是暂时归沈溪这位延绥巡抚调遣,现在沈溪已带着兵马完成京师解围的差事,下一步沈溪就得将其悉数归还。

    胡嵩跃、刘序和朱烈,眼巴巴看向紫荆关方向,他们现在所获军功,都是在跟鞑靼人血拼后得来,跟着沈溪打了一圈仗,却没有收复一座城池,如果能在最后把紫荆关给收复的话,这功劳可不小。

    可惜沈溪已经不惦念再给他们争取功劳了,宁可让林恒和王陵之捡便宜,这正是应了谢迁的想法,肥水不流外人田,林恒和王陵之才是沈溪心目中真正的自己人,不便宜他们便宜谁?

    而且理由也解释得通,你们本就是京营的步兵,拿什么跟边军四条腿的骑兵比速度?洗洗睡吧!

    ……

    ……

    京师紫禁城,文渊阁。

    刘健和李东阳将手头所有与鞑靼人有关的公文票拟过,让人送往司礼监,这会儿他们还对城外战事带着些许迷茫。

    李东阳问道:“刘少傅,您以为,沈溪此人……可堪大用?”

    刘健票拟完军国大事,手上仍没闲着,继续批阅来自地方的奏本,当年秋天闽浙等多地发生蝗灾,地方本就缺少粮食赈灾,朝廷这边又急调勤王兵马,沿途开支不菲,朝廷国库已捉襟见肘。

    刘健道:“无论如何,他也是本次战事功臣,若论首功……倒也未必,但在外臣中排列前三,怕是无甚争议!”

    在内阁拟定的功臣名单中,分为内臣和外臣。

    所谓内臣,也就是京城的官员,包括内阁和六部官员,以及九城防务将领。

    外臣,则是京城外的地方将领,自然包括边军将领。

    沈溪领兵在外,所以在功劳拟定中,从外臣那边排,原本沈溪可排首功,但刘健却不认可沈溪居的功劳,在西直门、正阳门两场决定京城命运的战事中,刘健均未亲身参与,并未直观感受这两场战事的惨烈程度,不清楚沈溪领兵回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刘健只是偏执地以为,沈溪领兵不过一万五千,即便回兵,也只是起到骚扰的作用,鞑靼完好无损撤退便是最好的证明。

    沈溪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大捷”,现在要商定的,仅仅是沈溪在居庸关以西作战的功劳。

    显然刘健认为,刘大夏率部收复延绥镇和宁夏镇功劳更大,如果接下来再光复宣府、张家口堡和紫荆关,首功自然属于刘大夏,其次则是刘大夏呈递的麾下首功将领,第三才能排到沈溪。

    李东阳虽亲身经历过西直门之战,但对沈溪却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厌恶,听到把沈溪功劳排在前三,依然不甚满意,心想可以把谁插进沈溪前面,让沈溪的功劳再往下降一降才好。

    刘健突然道:“这几年,户部职司官员更迭频繁,许多陈年旧账无法核实,再加上此番用兵导致国库空虚,资金周转困难,韩尚书已多次上表请辞……”

    李东阳道:“韩尚书虽已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难道仅仅因为库银缺乏,便要请辞?如此,岂非对朝廷不负责任?”

    刘健未予置评,李东阳又道:“不知沈溪回京之后,陛下会作何安排,是否会交由吏部酌情拟定?”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一眼,在他们的目光中,似乎看懂对方想要说的话,但有些事,尽在不言中。

    ……

    ……

    紫荆城,撷芳殿。

    正阳门战事结束,朱厚照公然在乾清宫当着群臣的面跟老爹顶撞,结果此后两天他再去乾清宫和慈宁宫请安,居然连老爹、老娘的面都见不到,这让他极为郁闷。

    朱厚照现在一心想跟着沈溪去追击鞑靼人,想要把鞑靼人一路撵到草原,最好能完成封狼居胥的壮举,浑然不知大明朝廷因为此战已国库空虚,没有钱粮应付更为浩大的战事。

    朱厚照闷闷不乐,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状态,每天必须留在宫闱中,哪儿都不能去,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人跟着,提醒他这样不行那样不可,让他心烦意乱。

    唯一的好处,是他不用读书了。

    这几天詹事府的人不再过来,他难得清静,但他也知道这种悠闲的生活持续不了几天了。

    “张公公,本宫要去正阳门巡查防务,你是否跟本宫同行?”朱厚照试探地询问张苑一句,想知道张苑是否得到皇帝皇后的指示要看着他。

    张苑赶紧道:“殿下,您不能轻易出宫,陛下和皇后娘娘有交待,如今战事结束,您必须留在宫内,皇城外……可不太平啊!”

    张苑觉得领了皇帝和皇后的命令看住太子,是多么光荣的事情,浑然不觉自己已被熊孩子憎恶。

    朱厚照知道自己身边的常侍太监是老爹派来的奸细,怒从心头起,但他心机深沉,没有对张苑发作,冷笑道:“这里没你什么事了,你先下去,本宫要休息了!”熊孩子把张苑支开,方便自己出宫。

    等张苑出了殿门,朱厚照赶紧把床底下藏着的一身太监装束换上,然后身轻如燕从后窗翻了出去,嘴上嘟哝:“不让我出去,难道我就没本事出去了吗?这皇宫宫门,来回走了几次,我早就轻车熟路了!”

    熊孩子摸了把腰间的腰牌,觉得自己很聪明,又让他找到以前偷偷摸摸出宫的感觉。

    可惜还没到东华门,朱厚照就被巡逻的侍卫给拦住了,因为侍卫察觉他不像太监,翻年便十四岁的朱厚照,说话已经有了几分男子气,不是以前随便糊弄两声就能过门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