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9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血淬中华 > 第32章
    当津城各大报纸分别以“冯将军悄然离津”、“抗倭英雄致意天津百姓”、“冯华离开天津赴任旅顺”等标题,报道冯华离津的消息时,冯华一行乘坐的火车早已经过了昌黎。

    冯华此次入关,可以说成果十分巨大。不但同时获得了帝后两党的认可,取得了组建新军和旅大经济特别区的任命,确立了义勇军今后发展的基础,而且在京津两地结交了许多的有识之士,得到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可用之材。当初他们入关时只有区区八个人,如今却带着一支由中外人士组成、人数超过三十的队伍,登上了开往山海关的火轮车。这些人中,除了有黄德贵带来的一些保卫人员和商德全推荐的那些人外,还有与严复同为福建人的原北洋水师“康济”管带萨镇冰、“靖远”管带叶祖珪、“威远”管带林颖启三人,以及冯华那天拜会严复时,路上遇到的天津机器东局的工人孙恩吉和他的几个同事。

    虽然时间异常的紧迫,但求贤若可的冯华却丝毫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对义勇军有用的人材。在离津前夕,他按照上次打听来的住址,再次找到了孙恩吉。

    孙恩吉对鼓弄机器很痴迷,但并不孤陋寡闻,对报纸上刊载的关于中日战事、《马关条约》、甚至于李鸿章遇刺等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当那个前两天才见过面,并给自己带来许多新奇思路的年轻人报出自己的姓名时,孙恩吉先是一愣,然后好像自言自语、又像是提出问题似的说道:“冯华?先生怎么跟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冯将军同名同姓啊!”

    冯华微笑着表示自己就是那个冯华,他却似信非信的再次问道:“真的?”

    点点头,冯华毫不犹豫地答道:“如假包换,当然是真的!”

    孙恩吉显然仍对这样不甚合情理的事情心存疑惑:“不对吧?今天早上的《直报》还说,冯将军昨天遭遇日本杀手行刺,身体受了轻伤。如今很多的津城百姓都嚷嚷着要去慰问冯将军,他怎么可能现在却跑到我这么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工人家中呢?”

    冯华和陪同他前来的李九杲不由得都笑了起来,没奈何只好再次解释道:“昨天遇刺实有其事,但受了轻伤却是我们故意宣扬出去的。那天之所以没有向你表明身份,也是因为知道日本杀手要来行刺,需要保密行踪的缘故。今天我们前来,是特意邀请你去旅大经济特别区与我们共同创业的。”

    冯华的这番解释,以及话语神态中所表现出的真诚终于让孙恩吉相信了。小伙子既兴奋又感动,像冯华这样的大英雄竟然会专诚来看望他这么一个无名小卒,这可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一时间,激动、崇拜、敬仰、友情和信任等各种不一样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充满了他的整个胸膛。也就是这短短的数十分钟交谈,冯华为日后义勇军的机械工业招揽了一位杰出的技术人才。

    太阳已经渐渐爬到了头顶上方,冯华一行三十余人经过两个多时辰的奔波,终于从牛庄到达了耀州城。虽然被称作“城”,但耀州城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距离营口不到三十里的小镇。可能是距离营口比较近的原因,小镇的繁华热闹一点儿也不逊于周边的许多县城,让人丝毫都看不出来战争曾经对它造成过很大的伤害。

    虽然看到那些老外和工匠都已经露出疲态,但骑马走在最前面的冯华却并未放缓缰绳,尤自不停地催促着胯下的骏马继续前行。就要与已经离别两个月的兄弟们见面了,冯华那一向平稳的心境,竟然也有些不可遏制的激动起来。

    自从《马关条约》正式签订,以及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钦差大臣刘坤一被重新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进京复命后,聚集在牛庄、营口一带监视海城之敌的数万清军,除宋庆所部转驻到了山海关外,大都各归本部,回到防地去了。由于此时辽东的防务几乎全部交给了义勇军,因此邢亮在争得冯华的同意后,已将义勇军总部从塔山铺迁到了营口。

    天空是如此的晴朗,湛蓝湛蓝的,连一丝云彩都看不见。绿色的原野,在明晃晃的阳光照射下,愈发显得广袤深远、宽旷寥廓。突然,从营口方向隐隐传来了一阵奔雷般的轰鸣,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让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勒住了马缰。大地在不停地颤抖,天地相交的大路尽头很快就升腾起了一片万马奔腾带来的烟尘,一队异常骠悍骁勇的骑兵突破尘埃的迷蒙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虽然这些跟随冯华到辽东的人大都在中日战争中经历过战斗的场面,也知道到了义勇军的地界,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意外,但如此荡人心魄的壮观场面还是让他们心惊不已,一个个脸上都变了颜色。只是看到冯华仍然是一幅气定神闲、无所畏惧的模样,他们才稍稍感到有些心安。

    铁骑如激荡奔腾的洪流一般,排山倒海似的由天边向众人压迫过来,只不过转瞬间就已经驰到了距离他们不足百步远的地方。忽然,一马当先飞驰在最前面的那人将手一举,数百人的骑兵队伍哗啦一下子分成了左右两队,并迅速在大道两旁勒住了奔驰的战马。随着当先那人再一次高举右手,这些看起来极为悍勇的骑士,整齐划一地抽出了雪亮的马刀齐声高呼:“欢迎总指挥归来!欢迎总指挥归来!“

    高亢激昂、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以及那片在阳光下不停闪着寒光的马刀,让从来没经过如此场面的那些中外人士既对义勇军的雄武军威感到震惊,又对刚才波澜壮阔的那一幕有些惊心动魄。直到大地又恢复了平静,众人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只是脸色还都有些微微发白。

    “华哥!”只见刚才那个肤色黝黑、虎背熊腰的带队年轻将军一边迫不及待地跃马向着冯华奔来,一边高声地喊道。而另外三个同样兴奋异常、也是将官打扮的年轻人在他身后如影随形地跟了过来。

    “老亮!”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冯华,此时再也顾不得保持自己的风度与威严,亦策马扬鞭地迎了上去。

    不约而同地跳下马,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久久都没有分开。直到紧跟着赶过来的那三个年轻将军同时喊了一声“总指挥!”,他们才从久别重逢的喜悦中清醒过来。

    故作生气地一板脸,冯华压低声音问道:“你们几个搞的这是什么名堂,弄这么大动静?可着实把我请来的那些客人吓了个够戗!”

    憨厚地笑了笑,邢亮没好气地指着身后的萧山、张作霖和冯德麟说道:“还不是他们几个,听说华哥你从京师回来一定要好好欢迎一下,而且也借机让那些新来的人看看咱们义勇军的威风。”

    “哼”了一声,冯华轻声笑骂道:“你们这哪里是欢迎我,分明是想给这些人一个下马威。这次就算了,这些客人都是大有学问之人,将来咱们义勇军和旅大特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他们。我话先说在前面,回去之后谁要是再对这些客人有不敬之处,可别怪我不客气。”

    虽然刚才也看出来冯华只是故作生气,但萧山、张作霖和冯德麟三个人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经过一年腥风血雨的淬炼,冯华近一个阶段以来在气质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颇有一些不怒自威的感觉;而冯华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神奇以及流传于挥发河一带有关他的那些传说,包括张作霖和冯德麟在内的许多义勇军战士通过耳闻目睹都知道不少,这又让冯华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多出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另外,随着冯华此次京师之行取得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成果,他在义勇军中的威望更是与日俱增,这份儿威严当中又增添了无数的仰慕与爱戴。可以说,如今在义勇军中除了邢亮、周天宇、贺国光、李九杲和黄德贵等寥寥数人之外,恐怕所有的人都对冯华是敬畏有加。

    看到总指挥脸上露出了笑容,萧山他们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答道:“总指挥请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怠慢客人的。”

    在将随行的客人一一给邢亮他们进行了介绍之后,冯华一行人在500名骑兵大队战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直奔营口而去……

    尽管连续几日地奔波,已经让冯华的身体很是疲乏,但严峻的形势,却使得他丝毫也不敢懈怠。回到义勇军在营口的总部,又安排好客人的食宿之后,他只是和义勇军的那些高级将领们简单见了一个面,就迫不及待地拉着邢亮、李九杲和黄德贵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知道冯华的心情,邢亮并没有急着询问他们此次京师之行以及天津遇刺一事的具体情况,而是直截了当地介绍起辽东当前的形势来:“华哥,你和四弟离开后,海城及周边地区的局势到相当稳定,与小鬼子也没有再产生什么摩擦。《马关条约》正式签订后,因为大局已定,魏大人(魏光焘)、李大人(李光久)他们都先后带队离开,到属地赴任去了。我也按照咱们当初的安排,借此时机在义勇军中开展了以单兵作战和班排防御、进攻为主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效果相当的不错……”

    听邢亮介绍到这里,冯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老亮!菱儿和芳儿在我们路过锦州时,都暂时留在了那里。临离开前,芳儿特意让我给你带个话儿,说她过几天就会回来。”

    冯华的这几句话,立刻就引起了旁边李九杲和黄德贵的一阵笑声,也让邢亮那黑黑的脸膛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好半天才恢复常态。轻轻瞪了一眼李九杲和黄德贵后,邢亮继续说道:“华哥,自从那天接到你的电报,提出‘组织志愿军,渡海援台作战’的设想后,我们就秘密开始了准备工作。